每一種午餐糾結背後都有一張白領的臉







制圖/唐歆 制表/草草 《法醫秦明》裡冷血孤傲的法醫秦明認為“進食就是單純獲取能量的行為”而煩惱沒有可以省去麻煩的能量膠囊;《孤獨的美食傢》中貪戀美食的五郎先生則對著菜單問:“對哪一部分進行先決鬥呢?”……吃飯如此必然而重要,又讓人糾結,那你呢?

Top1

有一種無奈是“我隻能叫外賣”

代表人物:媒體工作者小君

半碗湯水,零散的食物殘骸鋪在墊桌的報紙上,油水外濺的餐盒裡還有吃剩的飯菜,小君一邊拿著一次性湯匙往嘴裡送湯,一邊熟練地操作著鼠標,視線就未離開過電腦屏幕。對他而言,“工作日的午餐不就是填飽肚子嗎?”對午餐最自由的選擇大概就是在點外賣的那一刻,一般而言是想吃什麼便點什麼,但隨著“快速”而“不規律”飲食習慣的積累,他開始需要用藥物來調節腸胃,因此,現在的他是盡量能找到“清淡”“營養”的外賣午餐,但往往送來的還是“油鹽”並重、缺少蔬菜的盒飯。“看似各種外賣軟件琳瑯滿目,選擇頗多,但事實上,這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。”

營養學傢曾指出,午餐占據瞭人體一天中提供的能量與營養素的40%,長期忽略午餐的搭配和營養,上班族易跌入“亞健康”狀態。這些常識,長期備著胃藥的他又怎會不明白,前提是,他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和足夠的能力去搭配屬於自己的營養午餐。

在上海白領午餐調查出來後,白領的健康問題又登上熱點,上海市消保委建議,政府有責任加快“白領午餐工程”建設,為白領提供健康的營養午餐。所以他說,除瞭換工作,也就隻能這麼期盼著,廣州“白領午餐工程”的出現。

Top2

有一種堅持是不能對不起口腹之欲

代表人物:美食KOL斯麵包成型機糕點成型機

如果要決定同事間一起吃午餐,最喜歡的大概是像小君那樣“隻求填飽肚子”即可的人,最害怕遇到的像斯琪對吃較真的人。之所以能成為美食KOL,這與她的能吃愛吃是離不開的,俗稱“吃貨”,“一定要好吃”大抵是所有吃貨的迷之執著點,當然也要追求“快”。

“中午吃什麼幾乎是每一天都要考慮,很痛苦的!”可能每天一大早起來,便開始糾結“今天吃什麼好呢?”如果公司附近有新開的店面還好,便可抱著“嘗試”的心態,爽快地去吃瞭。因為公司附近的餐廳、快餐早已被吃貨天生的美食雷達掃射過,而到底是選擇劉記的鹵肉飯還是張記的瓦罐湯,到底是清淡的魚片粥還是噴香的榴蓮披薩,每一次選擇都是她的食欲、口欲以及身體在激烈爭吵,惶恐點錯瞭就會有遺憾之感。

青年作傢張佳瑋說:“人生無非是求碗熱湯喝。”民以食為天,吃貨們對美味的堅持,大抵如同香港美食傢蔡瀾先生所說的:“好的人生,從好好吃飯開始;好好吃飯,就是好好愛自己。”滿足此刻的口腹之欲的好心情,或許就能消散一整天工作的不快,這一刻的執著還是有必要的。

Top3

有一種恐懼是擔心沒人陪同吃飯

代表人物:普通自動填充機上班族蜜蜜

工作時每當飯點將到,蜜蜜都會尤為緊張,隻想盡快將手頭工作完成,然後找到結伴的同事,一起下樓吃飯。“讓我一個人吃飯,還不如不吃呢。”不知從何時起,“吃飯”這一最原始的人類本能行為,開始逐漸發展成一種帶有社會性質的社交活動。朋友聚餐,情侶約會,過年過節的團圓飯,似乎隻有與親友在一起,才可以吃得幸福。

話雖如此,但“一個人吃飯多無聊啊”,她難以想象自己一個人點餐,在周圍三兩成群的人們中坐下,為瞭掩飾無聊,等餐時隻能低頭刷手機,吃的時候隻顧低頭咀嚼,這種樣子太過寂寞,也太沒必要。因此,即使是和同事們的午餐意見不合,也會遵循大眾所向,違心地去吃自己不想吃的午餐,然而蜜蜜並不在乎,“反正工作忙吃什麼都沒關系,吃飽就好瞭。”隻要不需要她一個人吃飯,畢竟有種朋友,叫做“飯友”。




“愛紮推”似乎向來是中國人的特性,《南方周末》中有觀點分析:“鄉土社會中,人們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,人與人的關系並不需要契約來保障。契約的強制隻能濫觴於陌生人的關系之中。於是鄉土社會逐漸演化為一個禮俗社會,而異於西方的法理社會。”鄉土社會中差序格局的人際關系模式,本就是圈子文化的土壤。

時下,不願一個人吃飯,還有個流行詞叫“恐獨食癥”,人們往往因為怕被貼上“孤獨”標簽而避開一個人吃飯,但卻因這種心理再次被冠上“寂寞”、“孤獨”的標簽。其實“恐獨食”不僅僅是因為孤獨,而是一種切實存在的社交病癥。專傢指出,人們喜歡結伴就餐,但也會遇到需要獨自吃飯的時候,“就算你的朋友不能陪你吃飯,沒關系,你可以把陌生人發展成朋友。任何時候都不要隨便應付一頓飯。”



(原標題:每一種午餐糾結背後都有一張白領的臉)



本文來源:大洋網-羊城地鐵報
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arrow
arrow

    zpf393pf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